杰森集成灶董事长吴伟宏:中国的“工匠精神”更有内涵
现在很多国人有一个误区,一说到高品质,一说到工匠,就说日本的、德国怎么好怎么好,而忽略甚至不屑我们民营的制造实力和努力,我觉得这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大力宏扬我们自己的制造业,我们自己国家有自己的独特的工匠精神,中国的工匠精神比日本德国更有内涵。
杰森集成灶董事长吴伟宏
在中国民众中,不知从何时起,只要一提到高品质的产品,很多国人就只会提到德国、日本,连一个小小的马桶盖都要跑到岛国上去买,还有什么“暴买“电饭锅等等,而事实是什么?很多日本工厂从中国购买原材料,然后加工之后再加倍金额返回到中国倾销,我们的国人何时变得如此“疯狂“?
至于国人对德国产品的态度,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看很多中国工厂出品的品牌中含有多少个“德“字就知道了,什么“德XX“、“XX德“……这是为什么?一个字:盲目崇拜到疯狂、极致的行为,很多国人在骨子里认为只有德国、岛国的产品才是高品质的象征。
现在,**为我们正名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和肯定中国企业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事实上,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大家都知道,《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回顾华夏历史,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自古以来我们似乎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
《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底层人眼里,再多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保证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还愿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工匠精神就这样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
集成灶行业知名企业家,行业唯一一位跟随***参加APEC峰会的企业家--杰森董事长吴伟宏先生说,中国历史从来不缺好的工匠,现在也不缺好的手艺人。
但是,如今的中国缺乏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甚至是缺乏对中国制造的信心,这是非常不科学的。中国制造已经在崛起,华为任正非就是受到世界尊重的工匠型企业家,代表了我们一大批追求极致产品品质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因为大家都有一颗对消费者负责任的心。
据了解,杰森集成灶企业是行业内第一家提出推行全员“工匠精神“的企业,董事长吴伟宏作为中国厨具行业最资深的设计师,对集成灶产品制造、创新有着“疯狂“的追求,三十年如一日,正如其本人的座右铭:“一生只做一件事:厨房油烟净化“一样,多年来注重专研产品品质,倡导“工匠精神“,在2015年11月,正是因为推行“工匠精神“,曾受邀代表中国企业随***参加第23届菲律宾APEC峰会。
2016年杰森企业继续专注产品研发、推行全员“工匠精神“,目前许多最新研发的产品即将面世,将代表着集成灶行业最新一代高品质产品,为中国制造的品质正名,为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传扬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