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业自我约束 不做3.15晚会提名者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3.15晚会是一个曝光产品质量的平台,那些不能经过检阅的企业都要因此尝到自己种下的恶果。细数历年3·15晚会,无论家居企业有无被曝光,但其一直以来都是3·15晚会黑名单上的“提名者“,广为消费者诟病。
家居企业自我约束 不做3.15晚会提名者(图片来源网络)
问题一:实木家居产品猫腻多 以此充好很常见
2016年1月,据广东电视台报道,一消费者在当地选购总价50万的定制家居,销售单上写的是橡木原木,然而送过来的,却仅仅一小块是橡木,其余部分是胶合板。诸如标榜实木家居产品,但最终到达消费者中手中的却是贴皮、胶合板、板木等等案例在过去一年全国消费者投诉案例中数不胜数,实木家居甲醛超标等问题层出不穷,实木家居猫腻多如牛毛。究其源头,实木家居相比其他木材家居有着无法比拟的销售价格优势,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良厂家及经销商便以其他材料冒充实木家居,以次充好加以售卖。
问题二:定制家居定制之路 消费者维权路漫漫
去年7月份,一消费者在某定制橱柜品牌的官方网站上预约该公司的定制服务,随后该公司官方客服将设计需求分配并与消费者签订合同约定:会在45个工作日内安装橱柜。但令消费者没想到的是,定制的橱柜遭遇厂家“拖延症“,三个月后也未见踪影。
当前定制家居问题主要存在于定制家居拖欠问题严重,定制家居尺寸与实际不符等等,受此影响,消费者与经销商和定制厂家就退款一事无法达成统一,造成消费者无法在规定时间或满意条件下接受家居产品。纵观定制家居纠纷案例,其主要原因则在于厂商不切自身实际,受市场环境影响,盲目进军定制家居,设计人员能力或培训时间不足,产能跟不上需求,从而导致和消费者纠纷,消费者维权在一定程度上投诉无门。
问题三:电商网购平台成重灾区
去年6月,一消费者通过网上广告看好一套欧式双人床。经过在网上联系,商家再三承诺该款双人床及床头系橡木材质。经过一周左右,货物送到。但拆封后发现,该双人床的材质不是商家承诺的橡木,产品说明书上也标明该套双人床的材质为实木。该商家的广告宣传内容与实际销售货物不一致,没有信守承诺,侵害了其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于是,消费者提起诉讼,要求该商家退货并赔偿损失。
其实,销售货物与宣传内容不一致的案例在电商网购平台上时有发生,电商平台相比于线下经销门店,线上产品只有图片可供参考,消费者选购时信息了解较少,从而容易引起纠纷。除此之外,家居电商还有诸多问题,诸如售后服务无法解决,产品宣传和实物差距较大,厂商唯利是图,以次充好贩卖残次品和售卖质量不达标产品,导致家居电商平台假货蔓延。随着O2O热潮兴起,家居企业和电商平台合作越来越密切,电商平台逐渐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
寄语:正视行业** 打造用户口碑
目前,中国家居业产值已突破两万亿元大关,然而在这样的产业规模下,大量不规范的生产与销售行为也频频出现。虽然家居行业正在逐步走向正规化、标准化,相关标准制定单位也在积极出台家居产业标准,诸如儿童家居标准、实木家居标准,来规范家居生产、销售、售后等等,但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家居人一起来执行,自我约束。橱柜等家居产品不同于快速消费品,是一种持久的体验消费,面对3·15的集中曝光,家居人应该知耻而后勇,正视行业伤疤,以消费者使用体验为中心,重视家居质量安全,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打造口碑,求得口碑不倒,永续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