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帝国”嵊州是怎样炼成的?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如果说,锚定高水平、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的浙江制造,是中国制造业的标杆;那么,产业链相对更完整、产业配套更强、品牌更集中的嵊州,则是集成灶产业的帝国。
嵊州,撑起了集成灶产业的“大半边天”——集成灶产量占全国65%以上,是中国最大的集成灶生产集群基地;这里,集成灶品牌云集,TOP5中有三家(亿田、帅丰、森歌)诞生于此,其中两家已在A股上市。此外,奥田、板川、蓝炬星、美多、金帝、佳歌、万事兴、浙派等一众集成灶中流砥柱也落脚于此地。

新时期,这个全国最大产业集群基地喊出“集成灶·嵊州造”产业集群向“中国集成智能厨房产业基地”战略转型的口号,并全力推进“智能厨电产业大脑建设项目”的实施。这背后,其完备、领先的集成灶产业链支撑是底气。
01嵊州集成灶产业异军突起之谜
谈及嵊州集成灶产业的异军突起,嵊州厨具协会会长、亿田董事长孙伟勇曾表示: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1985年,嵊州造出第一台电机;1985年,第一台煤气灶在嵊州三界镇诞生,从而慢慢形成以生产燃气灶具的块状经济。
不久之后,以生产小功率电机见长的长乐镇诞生第一台“旋井”牌油烟机;2005年嵊州诞生第一台侧吸下排式集成灶……随着消费升级时代到来,“小而散”的行业格局之下,厨具行业原有依靠贴牌、代加工的优势逐步褪去,单纯依靠加工制造的块状经济模式也难以为继。
在此背景下,推动整个厨具产业升级,集成灶成为有力抓手,而雄厚的厨具产业基础、强大的技术力量和产品开发能力,也恰为嵊州集成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集成灶发展初期(2003-2010年),行业相关标准缺失导致准入门槛低,大批作坊式企业如雨后春笋、野蛮发展,为后续产品鱼龙混杂埋下隐患。彼时,嵊州厨具协会站在顶层设计角度,直击行业痛点,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制定《集成灶产品行业联盟标准》,以此来规范嵊州集成灶产业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2011年集成灶国家标准起草组成立,2012年12月首个国标出台,并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至此,集成灶行业迎来首个规范化生产和供给端出清,对整个行业发展皆具有里程碑意义。
也是从此开始,嵊州一定程度上掌握集成灶行业话语权的同时,嵊州制造开始走向“嵊州创造”。
沿着品牌建设规范引领,着力打造“集成灶·嵊州造”区域品牌,嵊州市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分别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嵊州集成灶产品推介,帮助本地集成灶企业打开全国市场,并在央视以及重要省份卫视集中播放嵊州区域和企业品牌广告。
2017 年嵊州市政府再次以财政拨款的方式,在高铁杭州东站、南京南站以及上海虹桥站的候车厅建立固定式“集成灶·嵊州造”区域品牌形象展示厅,以借助高铁这一新兴媒体,提升嵊州集成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市厨具行业启动“机器换人”领域技改投资的重点企业有30多家,累计投入技改资金30亿元以上,大幅提高了厨具企业的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地方政府引导下,头部企业品牌意识觉醒,采用高举高打营销策略,加快全国渠道网络建设,并采取明星代言、电视媒体广告等方式扩大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
通过几年不断地推广宣传,“集成灶·嵊州造”已深入人心,成为嵊州又一张靓丽的形象名片。

此外,围绕厨电产品高端化升级路线,重点提升厨具产品综合竞争力和质量总体水平,嵊州开始推进“品字标”品牌建设,并形成了厨具产业“品质标”产业集群。
如今,嵊州厨具整机以及配套生产产量占全国总量30%,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厨具之都”;经过数十年努力,嵊州厨具产业闻名全国,全市拥有厨具企业及配套企业近500家;嵊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集成灶生产基地,中国每年生产的100台集成灶其中有60台来自嵊州。
02嵊州要打造“智能厨电行业产业大脑”
复盘嵊州集成灶产业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另一只隐藏的“大手”——政府推动。若问嵊州集成灶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从相关政策导向即可窥斑见豹。
近日,《厨电新观察》从****网、****购买服务信息平台获悉一份《浙江省房地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关于嵊州智能厨电产业大脑建设项目(一期)的更正公告》。

进一步了解,我们在嵊州市人民政府网获取了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嵊州市智能厨电行业“N+X”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的信息。
该份文件指出,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围绕我市产业特色,系统化、批量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经研究决定,以智能厨电行业为试点,推进“N+X”数字化改造试点示范及同行业复制推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到2022年底,建设实施试点示范样本企业3家,启动“N+X”改造企业10家以上,完成改造40家以上,在智能厨电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嵊州经验和模式。
到2023年,厨电行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100%。到2025年,厨电行业规下企业数字化改造愿改尽改。

上述提及的“智能厨电大脑建设”则是源于“N+X”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中八大具体实施内容的第七项,即:依托智能厨电行业产业大脑,构建平台化服务能力。
通过线下企业端轻量化改造与线上SaaS化云服务相结合,标准化、高质量、低成本快速赋能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与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链接和上下游协同。
在智能厨电行业产业大脑能力中心,通过培训、沙龙、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帮助企业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依托智能厨电行业产业大脑产业生态应用,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专家库等服务。
一言以蔽之,嵊州集成灶产业未来一段时期的目标,从“集成灶·嵊州造”向智能化、集成化、高端化的“中国集成智能厨房产业基地”升级。
而这一信号在去年底举办的“集成智能·嵊厨先行” 中国集成智能厨房先行区发展论坛即已明确“官宣”。论坛透露:近年来,为助力产业升级、智能技术研发等,嵊州陆续搭建了科创中心、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北航(嵊州)科创园、嵊州创新中心(驻杭研发“飞地”)及厨具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与此同时,嵊州厨具企业积极契合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研发,比如从蒸烤一体到不同功能可单独使用的蒸烤独立,产品从集成灶扩展到集成洗碗机、集成水槽、高端不锈钢橱柜等。
政府积极搭台、企业努力唱戏,嵊州厨具产业生产能力、技术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以及数字化管理都在发生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嵊州市厨具产业从2022年起,将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建设改造,围绕“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核心场景,高标准构建行业互联网体系,超前布局实施企业数字化管理、自动化生产,争创省级“未来工厂”,并先期实施ERP升级、MS运营等基础性改造运用,为嵊州打造“中国集成智能厨房产业基地”铺平道路。
结语:
嵊州与海宁两大集成灶产业集群相得益彰,共同拉动集成灶产业逆势而上。在2022年整个家电产业颓势依旧的背景下,集成灶零售额增长1.2%,市场规模突破250亿。
嵊州“集成灶产业帝国”能否朝着既定方向进一步快速扩张,成为智能厨电大脑?未来可期。
(文章来源:厨电新观察,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