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油烟是癌症上升元凶 欧恒对油烟零容忍!
油烟是我们平时炒菜时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热氧化分解产物。有关部门从居民家庭收集的经常煎炸食物的油烟样品进行分析,共测出220多种化 学物质,其中主要有醛、酮、烃、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酯、内酯、杂环化合物等。在烹调油烟中还发现挥发性亚硝胺等已知突变致癌物,属于室内空气污染 物。目前国内外研究均已经确认,油烟是肺癌的风险因素。
据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一项长达5年的肺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青年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时接触高温油烟,会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油烟对于肺部的伤害,通常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癌。肺癌的发生,则是因为高温所产生的油烟微粒,这些小于0.01微米的微粒,透过呼吸道吸入肺部后,会深达肺的底层,与肺气泡的细胞膜结合后生成氧游离基,进而破坏肺细胞的基因,诱导基因突变,导致肺癌。而油的温度越高,危险越大,且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烹调习惯也是帮凶。
每一种油脂产品都有“烟点“,也就是开始明显冒烟的温度。过去那种颜色暗淡的粗油,往往在130度以上就开始冒烟,而对于大部分如今的纯净透明油脂产品来说,这个温度通常在200度左右,有的甚至更高。日常炒菜的合适温度是180度,实际上是无需冒烟之后才下菜的。
换句话说,冒油烟之后再放菜,是粗油时代的习惯,用如今的纯净油脂烹调,冒油烟时的温度已经太高了,不仅对油有害,对维生素有破坏,油烟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空气污染。炒菜温度在200-300℃之间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丙烯醛、苯、甲醛、巴豆醛等,均为有毒物质和致癌嫌疑物质。
除了让肺癌风险增大之外,油烟与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等的危险也可能有关。有研究证明,经常炒菜的女性体内丙烯醛代谢物、苯和巴豆醛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也有研究证明烹调工作者体内的1-羟基芘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大大高于非烹调者。这1-羟基芘就是多环芳烃类致癌物中的一种,而丙二醛是血液中的氧化产物,与心脏病等慢性病有密切关系。
如何减少油烟?
1、尽量减少煎、炒、炸的烹饪方式,选择健康饮食习惯;
2、使用油烟吸净率高的集成环保灶或者吸油烟机;
欧恒集成灶3D立体净烟技术,净烟率高达100%,而传统式集成灶吸烟率只有80%,效果一目了然。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