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炒菜做饭,这些细节却被忽视了!
由于特殊情况,越来越多人减少外出吃饭的频率,选择留在家里享受洗手作羹汤的乐趣。虽说在家做饭比外面更健康营养,但烧菜做饭不是件简单的事。本期将给大家科普一下那些关于烧菜做饭的事。

(图片来源:康宝集成灶公众号,侵删)
食材准备有“三忌”
忌长时间浸泡,先切后洗
很多人觉得蔬果切块浸泡清洗会更干净,但其实不是。用水浸泡的确可去除一些残留杂质,但长时间的浸泡,反而会让一些细菌渗入蔬菜内部,造成二次污染。尤其蔬果被切开后,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易使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流失。
建议:蔬果洗净控水后再切,即切即煮,以免营养素被氧化破坏。
忌流水洗生肉
生肉在运输、存储过程中,表面可能沾染一些细菌、病毒等,如果直接用水龙头冲洗生肉,不但不能杀死上面的微生物,四处飞溅的水花还会污染厨房水槽、砧板、餐具。
建议:处理生鲜食品应先用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用细小的流水冲洗。
忌生熟食同用砧板
切生食时,食物中的细菌会残留在砧板上,且部分生食中还携带较多的寄生虫卵。若又用此砧板来切熟食,细菌就会直接污染熟食。即使在使用前用开水烫一下“消毒”,细菌也并不会被彻底消灭干净。
建议:生熟两用,肉菜分开,定期消毒、更换。
炒菜有“四忌”
忌油冒烟才下锅
很多人炒菜时喜欢等油冒烟了才下锅,一般的食用油烟点不超过180℃,如果油锅冒烟,说明温度过高,这时炒菜会产生更多的油烟和致癌物。
淀粉类食物遇高温,易产生丙烯酰胺,属2A类可致癌物;含蛋白质类食物遇高温,易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属强致癌物;脂肪类食物遇高温,易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建议:在烹饪过程中,热锅冷油炒菜更安全。
忌不洗锅炒菜
很多人为了省事,一个菜炒完,锅也不洗就接着炒下一个菜。炒过菜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食物残渣易烧焦,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增加致癌风险。
建议:炒完菜,把锅洗干净,再炒下一道。
忌油烟机开关时间不对
很多人习惯炒菜才开油烟机,炒完菜马上关掉。但当油烟肉眼可见时,有害物质已经在大量挥发了,因此油烟机要在炒菜前打开;而炒完菜后,油烟并不会立马散去,仍然会有不少悬浮在空气中,因此炒完菜后再关油烟机更合适。
建议:炒菜前开油烟机,炒菜后油烟机继续工作3—5分钟再关,确保油烟完全排出。

(图片来源:康宝集成灶公众号,侵删)
忌二次用油
油经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致癌物产量会急剧增加。另外,使用过的油已经发生了氧化,若存放不当,更容易变质。
建议:不要二次用油。
健康烹饪有“两招”
多蒸煮,少煎炸
高温是产生油烟的主因,想要减少油烟,可多用蒸、煮、拌,少用煎、炸、炒的烹饪方式。
加醋,留住维生素C
烹饪过程中可适当加醋进行调味,食物中的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而醋不仅可以保护维生素C不被破坏,还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
干饭容易做饭难,每顿美味的背后都是汗水的付出,所以记得要好好吃饭。

(图片来源:康宝集成灶公众号,侵删)
(文章来源:康宝集成灶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