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虫从口入,你吃的每一口生食可能藏着致命威胁!
生食,吃还是不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心情好,吃一顿好的,心情会更好;心情不好,吃一顿好的,坏心情赶跑。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那冰冰凉凉的冷饮生食真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啊。
生食虽好吃,但你知道这些冰凉美味的生食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寄生虫吗?你吃的每一口生食可能为寄生虫的入住提供了契机。
几分熟猪排、牛排
猪有猪带绦虫,牛有牛带绦虫。绦虫卵在人体肠道发育为成虫,吸附在肠壁,并不断生出新节片,连绵可长达丈余。
感染牛带绦虫者多出现消化不良,体重减轻,易饥饿等症状。
猪带绦虫幼虫寄生人体重要脏器如心脏、脑等,由此引起的囊虫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鱼生、刺身
鱼生、刺身多以淡水鱼为主,一般淡水鱼的寄生虫多于海水鱼,是感染肝吸虫病的重要途径。
肝吸虫的中间宿主淡水鱼包括鲤鱼、草鱼、鳊鱼、大头鱼、土鲮鱼、麦穗鱼等68种。肝吸虫寄生在肝、胆管内,可引起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肝癌。
福寿螺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研究发现每只福寿螺内可含广州管圆线幼虫3000-6000条。
食用生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可能会发生感染,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如今已被列为国家新发传染病。
福寿螺吃了并不会让你又福又寿。
醉虾、醉蟹
食用活的或未经煮熟的虾、蟹可能会感染肺吸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蠕虫病,除寄生于肺部外,也可寄生于皮下、肝、脑、脊髓、肌肉、眼眶等处引起全身性吸虫病。
人体感染后经过3~6周的潜伏期,长者可达1~数年,有人感染后临床上无任何症状,有的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在急性期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寄生于脑部可形成脑内多发性囊肿,出现剧烈头痛、癫痫、瘫痪、视力减退、头颈强直、失语等症状。
未烧开的水
生水中可能存在着叫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寄生虫。
它们可穿过肠壁或破坏肠组织由此引起恶臭水性腹泻,日排便可多达20余次,持续2到3周左右。其他表现有恶心呕吐、厌食、头痛等等。
吃生食喝酒
消毒杀菌?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一口鱼生一口酒能杀菌消毒。研究表明,醋、酒、芥末等需在一定的温度、时间、酸碱度条件下才具备杀灭寄生虫的作用。
所以,吃鱼生喝酒,杀菌性不大,但伤害性极大。那么多做法,何必跟生的死磕?火锅、清蒸、酸菜鱼、水煮鱼,不香吗?
有人可能也会说,既然有寄生虫,那我不吃鱼了。倒也不必如此惊慌,大多数寄生虫是可以通过高温杀死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鱼类都有寄生虫的。
预防虫从口入
美食千万道,煮熟第一道。那要怎样做才能防止“虫从口入”呢?
加工、制作食物前后要洗手。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肉、虾、蟹、螺、菱角、荸荠等食物,食用时,保证至少煮沸5分钟以上再食用。不喝未经煮沸的生水,蔬菜瓜果要洗净再吃。刀具、砧板等用具要生熟分开,定期对餐具、厨具、刀具进行消毒。
(文章来源:康宝集成灶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