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当是鲜!“吃春”必备10道菜,每一道都不容错过~
山野嫩蔬、河海时鲜、时令美味……暖春时节,万物复苏。这个江南的季节,是一场野菜的盛宴......
只有春天的野菜香气,才能让我放弃嘴里的肉,下面就跟着小欧,去寻找春天的美食吧!
1 油焖春笋 春天里最嫩的美味
民间素有“尝鲜无不道春笋”的习惯,春笋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少淀粉、粗纤维的健康食材。虽说竹笋一年四季都有,但春笋却是一年里最鲜美的笋。油焖春笋,在江南家家户户都会烧的一道笋菜。它选用嫩春笋,鲜咸而带甜味,让人百吃不厌。我想,再挑剔的胃口,恐怕也不能拒绝春天里最嫩、最好吃的春笋吧。
2 荠菜 吃了荠菜,百蔬不鲜
春天,是一个适合咀嚼的季节。荠菜应该算是报春最早的精灵,荠菜鲜美,非一般菜蔬所能比拟。荠菜食用方法多样,或凉拌、或清炒、或汆汤,简单些,蘸酱就可以吃,又香又鲜,美味至极。荠菜的清香混合着山野间的灵气,那叫一个好吃。
3 马兰头 人气超高的野菜
春天的田间地头,遍地都是马兰头。它探头探脑地长在杂草丛中,叶呈椭圆形,颜色深绿;茎长两三寸,带点红色的马兰头是上乘。马兰头最常见吃法就是加笋或香干凉拌或小炒,焯水去掉马兰头的苦味,拌上芝麻油,清热又去火。
4 螺蛳 一味螺蛳千般趣
俗话说:“清明螺,赛肥鹅”,清明前后,在休眠中苏醒的螺蛳从泥土中爬了出来。也只有在这个时节的螺蛳肉鲜嫩肥美,而且在壳中又没有小螺蛳,肉质极佳的同时又保证了口感,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
5 河蚌 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
春天,是吃河蚌的好时节。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而爱吃河鲜的人,都喜欢将烧熟了的河蚌肉用来烧菜苔。河蚌的鲜味儿配上菜苔的清爽,让人吃过之后便不会忘记。河蚌和豆腐那也是绝配:将河蚌热油爆炒后熬汤,待到水沸腾,把豆腐片丢进锅中猛火熬煮,起锅时再撒上碧青的葱花,那叫一个鲜呐。
6 蛏子 肉嫩味鲜的“唐僧肉”
每年的3~5月份都是吃蛏子、蛤蜊等贝壳类水产品的最佳季节,其中,又以蛏子肉质最肥口感最好。此时的蛏子肉质肥壮,色白味鲜,咬下去的每一口都带着鲜啧啧的大海味道,虽带着腥味却让人欲罢不能。蛏子可以生炒,蛏肉也可与蛋、肉等食物拌炒,鲜美可口,还可制成蛏油作调味佳品。不过最畅销的还是一盘爆炒蛏子,鲜辣的口感是怎么都不会腻的。
7 香椿 入春必吃的一道菜
香椿的味道,说是香也不准,贬为臭也不妥。浙江人都晓得香椿炒蛋。香椿又叫“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谷雨前后,是吃香椿的最佳时节,民谚称,“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故清代文雅之人唤其为“吃春”。
8 豌豆 一口气可以吃下两碗
春天是豌豆上市的季节,想必大家和豌豆相关联的童年记忆里全都是豌豆饭。奶奶会亲手剥出最新鲜的豌豆,和糯米和咸肉一起在灶头大铁锅里翻炒至出香气,还可以放入炒散的鸡蛋,无需过多酱料配菜,单吃饭就很美味。
9 桃花酿 春光在舌尖跳跃
春风拂面的季节,最适合配上一丝丝微醺了。一壶酝酿着春天味道的桃花酒,不仅颜值爆表,闻上去还带着微甜的妙味。一杯下肚,入口顺滑温和,仿佛万亩桃源就在眼前呈现,满满的春意拂面,连心情都跟随着这春光在跳跃。
10 艾糕、艾饺 它的甜糯怎么都吃不腻
捣青草为汁,色如碧玉。清明时节,吃艾糕、艾饺是绍兴人的传统习俗。用早春艾草芽头挤出来的汁,将糯米粉染成碧绿色,同时留有清香,还能看得见艾草。刚蒸好的青团虽然有一点黏,却也沾不上牙齿,软软糯糯、筋道又带着馅儿的香甜气息,沁人心脾。
想要轻松烹制这几道春日美食,拥有一台欧诺尼蒸烤一体,蒸烤煎炸、爆炒烹煮,都能hold住,赶快做起来吧!

(图片来源:欧诺尼集成灶供稿,侵删)
(文章来源:欧诺尼集成灶供稿,侵删)




















